母國光 母國光
母國光 (1931年1月22日—2012年4月12日),男,漢族,出生于遼寧錦西,光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
基本信息
主要成就
設計研制出多種新型光學儀器和器件,如“白光光學圖象處理系統(tǒng)”“彩色電視顯象管涂屏用的光學校正鏡”“防空預警雷達信號的光學投影系統(tǒng)”“錐軸深橢球冷反光鏡”
母國光1952年畢業(yè)于 南開大學物理系 ,并留校任教。 1983年任南開大學教授。 1984年創(chuàng)建了 南開大學現(xiàn)代光學研究所 并擔任所長。 1985年任南開大學副校長。 1986年1月至1995年8月出任南開大學校長。 1987年獲日本立命館大學榮譽理學博士 。1991年當選為 中國科學院學部 委員(院士) 。 1993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2012年4月12日在醫(yī)院逝世。 母國光長期從事光學和 應用光學 的研究。 母國光長期從事光學和應用光學、圖像科學、光學設計及光學信息處理技術的研究。 設計研制出多種新型光學儀器和器件,如“白光光學圖象處理系統(tǒng)”“彩色電視顯象管涂屏用的光學校正鏡”“防空預警雷達信號的光學投影系統(tǒng)”“錐軸深橢球冷反光鏡”。 出版了《光學》等著作。研究成果先后獲天津市科技成果一等獎、國家發(fā)明三等獎、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等獎項各1項。 先后獲評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全國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 、“感動天津 海河 驕子”榮譽稱號 等榮譽。
人物經(jīng)歷
早期與學業(yè)經(jīng)歷 1931年1月22日出生于遼寧錦西,家境困難,父親希望他能早日成家為家里減輕負擔,但是母親和舅舅支持他讀書,鼓勵他去外地求學。 后得到教會的資助進入學堂,學習成績始終名列全校第一。
1944年以錦州考區(qū)第二名的成績考入錦州第二國民高等學校。 1945年秋轉到沈陽中法中學讀初二。1946年被學校認為可以破格速成的人才,提前讓其升入高中。 1947年轉入北京盛新中學,1949年以優(yōu)異成績畢業(yè)。 1949年考入北洋大學物理系(現(xiàn) 天津大學 ),后經(jīng)院系調(diào)整調(diào)入南開大學。 1952年因成績優(yōu)異提前畢業(yè)于南開大學物理系,并留校任教。
工作經(jīng)歷 1952年畢業(yè)于南開大學物理系。 1954年,校領導派母國光去了剛成立的光學教研室,23歲的他在學了四年物理后開始接觸光學。 1956年到1957年被派往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進修,師從光學專家 龔祖同 教授和 王大珩 教授學習光學設計、光學儀器理論和光學測試等應用光學方面的理論和技術。 1958年后,任南開大學物理系講師、副教授。 1959年,母國光兼任南開大學光學教研室主任。 1964年主編出版普通物理《光學》一書。 1975年,母國光帶領年輕教師和10多名學生到 西安光機所 進行畢業(yè)實習近半年。 1978年黨的 十一屆三中全會 召開后,母國光晉升為副教授。 1980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1980年到1981年在美國密西根維恩州立大學、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 及阿拉巴瑪大學訪問研修。 1983年任南開大學教授。 1984年創(chuàng)建了南開大學現(xiàn)代光學研究所并擔任所長。 1985年任南開大學副校長,主管科研工作。 20世紀80年代中期和他的合作者專注于以在白光信息處理技術中取得的經(jīng)驗和成果用于彩色攝影的實際應用的研究。 1986年1月至1995年8月出任南開大學校長,提出建設綜合性、研究型、現(xiàn)代化大學的戰(zhàn)略目標,為南開大學確立了行之有效的發(fā)展方向,奠定了學校改革發(fā)展的工作基礎。 1987年獲日本立命館大學榮譽理學博士 。
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993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1995年8月母國光卸任南開大學校長職務,專心從事科學研究。 1996年當選為中科院技術科學部副主任。 2003年受中國科學院學部咨詢委員會的委托,負責關于“科學教育改革”的咨詢課題的工作。 2004年身患 淋巴癌 后依舊將引進優(yōu)秀人才作為自己的重要工作。
人物逝世 2012年4月12日下午4時8分,母國光在醫(yī)院逝世。
主要成果 母國光長期從事光學和應用光學的研究。在白光光學圖象處理、光學模式識別、機器視覺、褪色膠片的彩色恢復、彩色膠片的檔案存貯、黑白片作彩色攝影和顯示、菲涅爾全息和串碼濾波的三維目標的識別、假彩色編碼以及光學神經(jīng)網(wǎng)絡模式及其在識別中應用等方面的研究,都提出重要的新概念和新技術,發(fā)展了現(xiàn)代光學信息處理學科。設計并研制出多種新型光學儀器和器件。
中國第一臺光譜析鋼儀研制 1958年至1966年期間母國光與國家一機部儀表室合作,設計并研制了中國第一臺光譜析鋼儀,并在天津光學儀器廠投入生產(chǎn),成為天津光學儀器廠的支柱產(chǎn)品,使該廠由一個 油印機 廠升為光學儀器生產(chǎn)廠,產(chǎn)品銷售國際,獲得較大的經(jīng)濟效益;該技術填補了中國該產(chǎn)品的空白。
三色光柵研制 母國光領導的課題組研究成功的“用黑白感光片作彩色攝影技術”于1989年獲中國專利局的發(fā)明專利。同時在該技術中發(fā)明了一種全光學色編碼器件——三色光柵,將它置于照相機底片前的片門處,可將拍攝的彩色圖像編碼記錄在黑白底片上,在彩色圖像解碼儀中通過傅立葉變換和頻譜彩色濾波可將黑白編碼片再現(xiàn)彩色圖像。
光學工程學科建設 母國光在中國率先推動光學工程學科的建設與發(fā)展,與王大珩院士一起建議將光學工程設為國家一級學科并得到批準,為中國光學工程培養(yǎng)高級人才和在大學發(fā)展光學工程和光學技術科學,創(chuàng)造了空間并與國際接軌的條件。同時籌建了天津大學和南開大學聯(lián)合的光電子科學系和教育部光電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
彩色攝影的實際應用的研究 1986年到1997年期間,母國光先后完成了“黑白膠片作彩色攝影及光學信息處理機”及“大幅面航空彩色攝影的光學處理器”項目,該技術步入了實用階段,制成的若干型號的裝備用于偵察和遠距離彩攝,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還用數(shù)字計算代替光學系統(tǒng)的模擬運算,給出了數(shù)字傅里葉光學彩色解碼的新技術,實現(xiàn)了黑白編碼片解碼的數(shù)字化和易于網(wǎng)絡傳輸和處理,為這項技術的發(fā)展開拓了新的途徑。
主要論文與著作
主要論文 母國光一生共發(fā)表學術論文150多篇,以下為部分論文。
論文名稱
作者
刊載于
發(fā)表時間
Optical study on the vision correction and supernormal vision based on the wave-front aberrations of human eye
Mu G G, Wang Z Q, Liu Y J, et al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 Technological Sciences
2007年
Optical intensity correlator with high discrimination
MU G U O G, WANG Z Q I, CHEN W E N Z
Optik (Stuttgart)
1990年
Rainbow holography of 3-D diffuse objects with HOE/MEHL
Mu G G, Wang Z Q, Wang K M
Applied optics
1988年
White-light image processing using oriented speckle-screen encoding
Mu G G, Wang Z Q, Gong Q, et al
Optics letters
1985年
White-light image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by colorimetric measurement
Mu G G, Chiang C K, Liu H K
Optics Letters
1981年
紋線跟蹤及其在細化指紋后處理中的應用
劉文星,王肇圻,母國光
光電子·激光
2002
光電成像系統(tǒng)中的光學傳遞函數(shù)
陳自寬,翟宏琛,母國光
光學技術
1998
彩色組合編碼條紋光柵輪廓術
劉維一,王肇圻,母國光,方志良
光學學報
2000
光學相干層析系統(tǒng)噪音分析(Ⅱ)——時域OCT和頻域OCT
朱曉農(nóng);毛幼馨;梁艷梅;賈亞青;母國光
光子學報
2007
微型投影機光學引擎的研究
趙星;方志良;崔繼承;張新;母國光
光學學報
2007
彩色數(shù)字編碼投影光柵三維輪廓術的研究
劉維一,王肇圻,母國光,方志良
光學學報
2001
光學相干層析系統(tǒng)噪音分析(Ⅰ)——理論與計算
朱曉農(nóng);毛幼馨;梁艷梅;賈亞青;母國光
光子學報
2007
基于環(huán)投影模板匹配的印鑒鑒別法
楊新軍,王肇圻,劉唯一,母國光
光電子·激光
2001
基于模糊相關的彩色圖像檢索
梁艷梅,翟宏琛,母國光
中國科學E輯:技術科學
2003
彩色編碼投影光柵三維輪廓術中分色問題的研究
劉維一,王肇圻,母國光,方志良
光學學報
2001
參考資料:
出版著作 母國光共發(fā)表著作6部,其中《光學》是中國高校里的第一部基礎物理光學教科書,被作為經(jīng)典教材再版使用,累計發(fā)行量達30余萬冊,此外還譯著了《光學儀器理論》(部分)《光學成就》《光學信息處理》等。
1965年
《普通物理學-光學部分》
母國光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78年1月
《光學》第一版
母國光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6年1月
《光學信息處理》
楊振寰 著,母國光、羊國光、 莊松林 譯
南開大學出版社
1992年
《立足國內(nèi)培養(yǎng)高級人才》
母國光主編
南開大學出版社
2003年
《現(xiàn)代光學與光子學的進展》
母國光
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9年
《光學》
母國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年
《光學與光子學叢書》
母國光
科學出版社
社會職務 時間
職務
1987年—2000年
大學國際聯(lián)合會常務理事
1990年
美國光學學會會員
1990年
美國光學學會國際顧問
1993年—2005年
中國光學學會理事長
1994年
國際光學學會副會長
1996年
國際光電學術大會主席
1997年11月
天津市第五屆科協(xié)主席
1998年
國際光電學術大會主席
2000年
第四屆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成員
2001年
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榮譽委員
—
中共十二大代表
—
國際光學委員會副主席
—
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
—
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
—
天津市科協(xié)名譽主席
—
中國光學學會名譽理事長
—
《中國科學》編委
—
《科學通報》編委
—
美國《非線性光學》編委
—
英國《光學與激光技術》編委
—
日本《光學評論》編委
—
中國《光學學報》編委
—
人造衛(wèi)星觀測站天津站長
—
天津市政協(xié)常委
—
天津市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
中國科協(xié)常委
榮譽與獲獎
個人榮譽 時間
獎項
1986年
“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
1987年
日本立命館大學榮譽理學博士
1990年
“全國高等學校先進科研工作者”稱號
1990年
美國光學學會會士
1991年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991年
國際光學工程學會會士
1993年
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1995年
國防科工委“光華科學基金”一等獎
1998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2009年
“感動天津海河嬌子”榮譽稱號
2010年
天津市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
2010年
全國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
—
全國高等學??萍枷冗M工作者
科研教學獲獎 母國光的研究成果先后獲天津市科技成果一等獎、國家發(fā)明三等獎、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等獎項各1項。
時間
獎勵名稱
獲獎項目
1976年
天津市科技成果一等獎
電影放映機的投影物鏡和“錐軸深橢球冷反光鏡”
1987年
國家發(fā)明三等獎
位相型圖像假色彩化
1988年
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
白光光學信息處理的基礎研究及其應用研究
1992年
國家發(fā)明二等獎
由彩色編碼相機和彩色解碼儀構成的光學信息處理機
2000年
天津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
—
國家教委教材一等獎
《光學》
人才培養(yǎng) 母國光自1958年開始為物理系本科生講授光學、應用光學、光學儀器理論、光學設計。為研究生講授光學信息處理及全息術、現(xiàn)代光學工程等課程。 編寫了中國第一部光學教科書《光學》,影響了幾代光學家。曾提出要給學生更多選擇的自由,經(jīng)過教育改革,南開大學的學生不僅可以轉系、轉專業(yè),修雙學位,還可以提前畢業(yè)。指導了50多名碩士研究生、20多名博士研究生,其中多數(shù)已經(jīng)成為光學領域的著名學者。 代表性學生有曾被《科學美國人》評為全球50位科技領袖的榮海生,此外還有博士生 梁俊忠 在國際范圍內(nèi)率先提出人眼波前象差精確測量方法。
影響與后世紀念
南開大學國光基金 南開大學國光基金是在母國光院士家屬捐贈款的基礎上設立,由 南開大學教育基金會 托管,基金的用途包括:為母國光院士在光學所內(nèi)樹立塑像;支持學校事業(yè)發(fā)展,用于獎勵信息領域相關學科的優(yōu)秀學生,資助相關領域的教學、科研和交流活動。
母國光先生生平展 母國光先生生平展由南開大學現(xiàn)代光學研究所設立,集中展示了母國光的科研成就和教育思想。
人物評價 南開大學原黨委書記 洪國起 表示:“老校長母國光院士走了,但他為我國光學事業(yè)的發(fā)展、為南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所作的突出貢獻將永遠留在人們的心中?!?/span>
中國工程院院士 周立偉 表示:“近20年的交往,我從他(母國光)身上學到了不少東西,特別是他敬業(yè)獻身的精神,以及為人師表、正直謙和、甘為人梯、關愛青年的高尚品德是我學習的榜樣?!?/span> 清華大學教授周炳坤表示:“母國光院士之所以成就卓著,在于他對事業(yè)有一種獻身精神,他確實是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中國光學事業(yè)?!?/span>
南開大學現(xiàn)代光學研究所表示:“母國光院士擁有廣泛國際聲譽,為我國科學技術事業(yè)和高等教育事業(yè)貢獻全部心血并取得卓著成就?!?/span>
人物關系 關系
姓名
介紹
父母
—
虔誠的天主教徒
夫人
池圓香
—
女兒
母曉宏
—
助理
趙星
南開大學現(xiàn)代光學研究所副教授
同事
方志良
南開大學現(xiàn)代光學研究所原常務副所長
同事
梁艷梅
現(xiàn)代光學研究所副研究員